民眾對台灣急診環境印象:醫療人員匆忙、表情嚴肅

1305 成果筆記, 生活議題

問卷:白色巨塔裡的煩惱
調查時間:2019.08.05-2019.09.03
填寫人數:1092人

受惠於全民健保,國人就醫的經濟障礙大為降低,然而隨著就診人次提升,醫護人力不足與醫病關係緊張等問題也屢屢登上新聞版面。微笑小熊調查小棧於2019年08月05日至09月03日,以網路調查訪問了1092位民眾,透過新聞事件以及受訪者就醫經驗訪談,試圖找出民眾對於醫療機構的各種期待與當前醫病關係的現況。

進入正式訪問前,我們請受訪者針對日前在綠島發生的一起「急診糾紛」進行評論;由於綠島醫護人力長期不足,該名醫生體恤同仁,不願意在休息時間為女童進行傷口縫合的急診手術,但女童母親則為此感到憤怒,並且上網抨擊醫生「沒有醫德」。對此,有超過七成的受訪者傾向支持醫生,多數人認為「醫生沒錯,應該相信專業判斷。」(40%)、「支持醫生,難道身為醫生就不需要休息嗎?」(31%),另外也有網友認為「醫生也是人,何必將他PO網公審?」(22%),顯見即使民眾身為患者的機會較多,但仍能體恤醫療人員的辛勞。

醫療糾紛不僅讓醫病關係變得緊張,醫療環境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對於「急診室」網友們除了感受到「醫療人員各個動作迅速匆忙、表情嚴肅」(28%)外,也有人覺得急診「充滿很多閒雜人等」(18%)、「診間狹小、病床充斥各個空間」(17%),更有人直指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很容易發生衝突的地方」(17%)。即使環境不佳,但仍有高達九成的民眾都有過到急診探病或就醫的經驗,此外當自己目睹了車禍的發生,也有21.4%的網友會選擇撥打119求助,看來民眾對於急診就醫的需求仍是相當大。至於民眾認為急診有待改進的地方,則是「就診病患的公德心」、「確切且有效落實的醫療分級制度」、以及「醫療人員的人數」為問題較為嚴重的前三名。

null

相對於急診的「快速」,那麼您知道一般就診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看到醫生?根據調查,61.4%的網友表示,至少要「半個小時」才能在社區型診所看到醫生,而到了大型醫院,則有50.5%網友說要花「幾個小時」才能輪到自己。不過花了這麼多時間等待,但往往醫師的問診卻只有短短幾分鐘,有超過半數(56.0%)的人認為「這是常態,已經習慣了。」網友阿超說「這是台灣醫療病態發展的必然結果」,而網友華仔則分析,其實只要患者能夠清楚描述自己的不適與症狀,相信有經驗的醫生就能在短時間判斷並給予正確的藥物,他認為看診時間長短和專業與否無關。

聽完了民眾的心聲,醫護人員也有話要說。本次受訪者中有8.7%為醫療從業人員,過去民眾認為醫療人員較常抱怨是工時太長,但根據調查,比工時更讓醫療人員不滿的是「薪水跟工作量不成正比」,其次是「醫療業被當服務業,專業不被尊重」,接著才是「工時太長,不能好好休息」。由此可知,健保制度雖解決了就醫上的經濟問題,但醫護人員的「薪」酸、國人的就醫觀念以及分級就診制度等仍有待政府及各界展開進一步的討論與改善。

本次調查的主題為「白色巨塔裡的煩惱」,由微笑小熊調查小棧(https://smilepoll.tw/)執行,訪問期間為2019.08.05-2019.09.03,自發參與這次方便抽樣的人數為1092人。本次受訪者的男女比例為男性39.9%,女性60.1%;區域分佈為北部47.9%,中部21.9%,南部27.3%,未答者00.0%;年齡分佈為30歲以下32.8%,30到50歲57.1%,50歲以上10.2%,未答者00.0%。歡迎以會員身份登入官網下載原始問卷、完整報表以及調查資料:前往調查資料庫
若您覺得小熊這個調查有趣或實用,歡迎與您關心的親友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