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夠用嗎?網友票選自覺缺錢的主要原因:無法滿足慾望

1949 成果筆記, 經濟議題

問卷:錢不夠用
調查時間:2021.01.25~2021.02.23
填寫人數:1125

慾望是曾記載於聖經中人類七種罪刑之一,人對於物慾的追求程度,究竟是源自於比較心理居多還是受迫於現實環境因素。微笑小熊調查小棧於今年1月25日至2月23日,以1998年的新加坡賣座喜劇電影——「錢不夠用」為題,訪問了1125位受訪者,透過設計輕鬆且貼近日常的小問題來了解受訪者生活中與「孔方兄」的愛恨情仇。

根據調查結果,由受訪者票選前三大覺得錢不夠用的第一名為:無法滿足自己的慾望時(如:購買PS5、機票)33.6%、其次為買不起生活必需品的時候(如:代步機車)30.9%、第三名為繳規費的時候(如:稅金)25.2%。除此之外,有26.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任何時候都覺得錢不夠用。人與人之間難免有比較心理,而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普遍被民眾以金錢多寡作為衡量,並被視為比較標的。有32.5%的受訪者表示別人在物質生活上都過得比自己好,且口袋深度與工作職位息息相關,最多人以「個人收入、工作職位」59.3%,以及日常互動的感受(如:談話內容、居住環境)55.6%做為比較基準。即便如此,仍有超過半數的的受訪者(64.5%)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自己與他人相差無幾,日子還算過得去。

如上述所言,受訪者普遍傾向保守估計自身所擁有的財富,或許是東方傳統謙遜美德的觀念作祟,面對比較時,會以較含蓄(有時甚至是負面或壓抑)的態度看待私有財,認為無論如何,自己都不比他人優渥。有趣的是,這個推論在後來的數據中獲得了支持。我們發現,受訪者在不與他人進行財務比較的情況下,若進行自我衡量本身的生活應介於貧窮與富裕之間的哪個階段,幾乎都落點在「普通」至「小康」處。因此,在生活經驗中遇到老是嚷嚷著:「我沒錢啦!」、「給你養」的周遭親友,其背後動機真的是來自於錢不夠用嗎?還是純粹發牢騷呢?一切不言而喻!

小熊進一步詢問社會補助的敏感議題後發現,有高達66.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生活周遭存在表面上「不需要,卻領取補助的人」,雖然真實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針對類似情形,有79.7%的人對於無迫切需要卻領補助的民眾抱持負面觀感,其中有23.9%的受訪者更直言這是一種貪心的表現,且半數以上(50.5%)的受訪者將此行為聚焦在公帑的浪費,導致嚴重排擠真正需要受到救助的弱勢族群,另外有29.1%的人表示單純看不慣,但也不需要為了他人的負面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情。小熊同時也訪問了幾位網友,其中網友小A表示:「補助的標準需要更明確、政府也需要更嚴格審視」、網友小暄認為:「每個人實際狀況不同, 我無法用自己的眼光來說誰不需要什麼資源。」

除此之外,我們也透過問卷了解到處境屬於「需要、卻沒有領取的人」之受訪者,高達64.4%是因為不符合申請社會補助的門檻(如:中、低收入戶補助、失業補助),數字之高也突顯了社會安全網下的漏洞和黑數。除了社會補助問題,「慣老闆」現象也是現今職場環境積壓已久的問題,即使是低專業技術、高替代率的勞力型工作,有58.1%的受訪者仍認為基本時薪過低,付出勞力與所得薪水不成正比這點,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民眾認為錢不夠用的心態。究竟該如何將有限的社會補助資源做到最有效的分配?這會是社會大眾與政府都需要關心與思考的課題。

本次調查的主題為「錢不夠用」,由微笑小熊調查小棧(https://smilepoll.tw/)執行,訪問期間為2021.01.25~2021.02.23,自發參與這次方便抽樣的人數為1125人。本次受訪者的男女比例為男性46.15%,女性53.85%;區域分佈為北部49.10%,中部20.99%,南部26.58%,東部2.34%,其他0.99%;年齡分佈為30歲以下25.45%,30到50歲60.3%,50歲以上14.25%。歡迎以會員身份登入官網下載原始問卷、完整報表以及調查資料:

此次調查樣本屬於便利抽樣,推論效力有限,在解讀時請各位謹慎。若您覺得小熊這個調查有趣或實用,歡迎與您關心的親友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