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糧食危機?半數民眾抱持悲觀態度

1736 成果筆記, 環境議題

問卷:飢餓遊戲真實上演?
調查時間:2020.09.28-2020.10.27
填寫人數:967人

隨著氣候變遷日漸加劇,全球暖化使許多作物的種植面積受到威脅,可能造成價格上漲或作物滅絕導致糧食危機。國內民眾對於糧食危機的感受有多強烈?面對可能到來的糧食短缺問題又打算如何因應呢?微笑小熊調查小棧於2020年9月28日至10月27日以「飢餓遊戲」為題,訪問967位受訪者,聽聽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報告:「2050年糧食產量必須提高50%才能養活全球人口。由於氣候異常,全球糧食近十年已經減產25%,未來將無法避免糧食危機。」,對此有過半數的受訪者(52.3%)抱持悲觀態度,認為在地球上生存將會越來越困難,但仍有三成左右受訪者表示樂觀,相信未來能透過科技解決糧食問題。此外,有受訪者提出「人類就是地球的癌症」,不少受訪者意識到「人口過剩」可能也是糧食危機的主因之一;另外,有部分受訪者點出「糧食分配不均」的現象,推測就算真的發生糧食短缺,對於較貧窮的國家或地區影響較大,感覺「生活在我國暫時不用太擔心」。

事實上,農作物種植面積減少不只可能造成農產本身短缺,也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畜牧飼料,造成市面上的肉品供給一併減少。面對這樣的可能性,你是否思考過替代方案?這次的受訪者們在「吃素」(45.9%)與「替代性蛋白」(43.1%)兩個選項上呈現平均分布。以昆蟲作為替代性蛋白是好點子嗎?南非一家新創公司積極推廣以黑水虻(ㄇㄥˊ)幼蟲製造的昆蟲奶製品,但就算是看不見昆蟲本體的蟲蟲料理, 也僅有35%的受訪者傾向願意嘗試;若是以昆蟲本體入菜呢?就只剩下約一成的人可能嘗試了。有趣的是,一位受訪者提出「科技膠囊」的想法,就科技飛速成長的現況看來也不無可能!也許我們能對未來的營養攝取型態有更多想像。

「減少浪費也是減緩糧食危機的方式之一」其中一位受訪者強調。關於浪費食物,約六成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不算是浪費的人,但根據環保署2018年資料,國內每年廚餘量逾59萬公噸,用廚餘桶堆疊起來約一萬三千五百座台北101的高度,廚餘量超越中國、日本和韓國,浪費程度堪比歐美大國。主婦聯盟理事曾在受訪時表示,民眾普遍不認為自己浪費是因為「人們大多只看見自身的生活領域」,因此而看不見產地到餐桌之間,食品供應鏈前端和後端的浪費。

說起前端的浪費,市場上賣相不佳的醜蔬果何去何從? 若餐廳願意「以減少剩食為目標」,收購賣不出去的醜蔬果來料理,有近八成受訪者表示「會增加前往消費的意願」,有受訪者強調只要「好吃」就願意前往消費,也有人點出「價格」是更重要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出食材本身外觀的美醜並不是吸引消費的關鍵,製成料理之後的口味和定價設計才是。台灣究竟有多接近糧食危機呢?認為未來可能面臨糧食問題的受訪者達八成,分別是「近十年就會遇到」的35.4%和「應該是好幾十年後」的49.9%。訪問結束後,不少受訪者主動提及「要更有意識地減少浪費」,若能時刻惦記著珍惜資源,也許能成功遠離糧食危機喔!

本次調查的主題為「飢餓遊戲真實上演?」,由微笑小熊調查小棧(https://smilepoll.tw/)執行,訪問期間為2020.09.28-2020.10.27,自發參與這次方便抽樣的人數為967人。本次受訪者的男女比例為男性46.87%,女性53.13%;區域分佈為北部50.42%,中部21.09%,南部25.68%,東部1.77%,其它1.04%;年齡分佈為29歲以下28.29%,30到39歲38.83%,40-49歲19.62%,50歲以上13.25%。歡迎以會員身份登入官網下載原始問卷、完整報表以及調查資料:

此次調查樣本屬於便利抽樣,推論效力有限,在解讀時請各位謹慎。若您覺得小熊這個調查有趣或實用,歡迎與您關心的親友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