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入人心,原來跟這些原因有關!

1731 成果筆記, 生活議題

許多研究發現在網路時代,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的現象有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從早期的網誌(Blog)到推特(Twitter),甚至到更近期興起的直播(live stream),彷彿每個人都擁有了「專屬頻道」,但當大家都搶著發聲,那麼聽眾到底在哪裡?為此微笑小熊調查小棧於今年3月16日至4月14日,以「聆聽」為題,訪問了1545位受訪者,試著「傾聽」大家對於聆聽他人這件事,具有什麼觀察與見解。

在家庭中,「母親」(53.9%)毫無疑問地是大家最常聆聽的對象,遠遠勝過第三名的「父親」(9.2%),至於「另一半」(21.9%)是排在第二。不過聽見不等於「聽進去」,在追問受訪比較能聽取誰的意見?母親的占比大幅下降到40.7%,但父親則小幅提升至12.7%。換言之,「聽媽媽的話」雖然多,但是否真能「聲」入人心就不得而知了。

為什麼無法深入人心?網友們表示「一直在抱怨」(45.8%)、「一直重複的內容」(41.7%)、「帶有過多負面情緒」(37.9%%)以及「涉及政治立場的言論」(28.3%)都會讓人抗拒接收訊息。但與家人與朋友相比較下,網路紅人KOL(Key Opinion Leader)反倒成為了意見領袖,他們的言論與倡議,有時比爸媽還管用,其中又以「權威型」網紅的被接受度最高(38.5% )。不過另一個有趣發現是,雖然社會型網紅(如記者、政治人物)在接受度排名敬陪末座(3.8%),不過卻比較受到「喜歡講」群體的青睞,也許可以藉此推測;平常喜歡表達自我意見的人,對於社會及政治話題是比較有興趣的,反過來說,喜歡政治的人某種程度也比較樂於表達自我的看法。

有專家認為聆聽需要經過練習,但是「被聆聽」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需求。生活中,誰是你的最佳傾聽者呢?「另一半」、「爸媽或家中長輩」以及「兄弟姊妹」仍是大家的首選,另外也有不少網友留言分享,其實心裡的話只是想被聽見,不一定是要尋求解答,因此像是家中的小孩、毛小孩(寵物)甚至是「自己」,也是他們經常訴說的對象。在問卷中有大約兩成的人(17.9%)表示不會與自己對話,而且即使問卷中試著提供機會給他們與自己對話,仍有一半以上的人無法「說出口」。

傾聽與表達互為表裡,也因此會有「越懂聽的人越知道如何表達」的說法,因此不論你是想精進表達能力,或是展開傾聽練習,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也許你就能更掌握到箇中精隨。

本次調查的主題為「噓!聽一下好嗎?」,由微笑小熊調查小棧(https://smilepoll.tw/)執行,訪問期間為2020.3.16 – 2020.4.14,自發參與這次方便抽樣的人數為1,545人。本次受訪者的男女比例為男性51.0%,女性49.%;區域分佈為北部48.0%,中部23.1%,南部25.9%,東部1.8%,其他1.2%;年齡分佈為30歲以下33.4%,30到39歲35.2%,40-49歲20.3%,50歲以上11.1%。歡迎以會員身份登入官網下載原始問卷、完整報表以及調查資料:點此查看報表
此次調查樣本屬於便利抽樣,推論效力有限,在解讀時請各位謹慎。若您覺得小熊這個調查有趣或實用,歡迎與您關心的親友的分享。